我国应用环保物联网对1.5万个重点污染源实施监控
2010-12-22    安恒公司 市场部    中国环境报
打印自: 安恒新闻
地址: HTTP://iso9001.watertest.com.cn/news/article.php?articleid=1462
有了物联网 管理更高效
12月6~8日,环境保护部“工业污染源监控暨环保物联网技术研讨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会议重点研讨了工业污染源监控的新形势和环保物联网发展的趋势,以及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国家将进一步加强污染减排工作力度,环保考核在原有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项主要污染物约束性指标基础上,将增加NOx、NH3-N考核指标,这需要强大的科学技术做支撑和保障。监控技术和装备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环境监督管理的有效性,能否对污染源进行实时、准确地监控,关系到“十二五”减排目标的实现。他强调,物联网应用于环境监管已成为现阶段推动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应用物联网海量集成技术、细化污染源监控系统全方位架构、强化数字环境管理,将带来环境管理模式的重大转变。

据介绍,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符合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十一五”期间,全国31个省市区300多个地市近万家排污企业共同实施了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建设项目,总投入超100亿元人民币,实现了数万个信息点位的联通,实现了对排污口、环保治理设施以及部分生产工艺的全方位监控,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环保监控体系,使得“十一五”环保呈现向好态势。这位负责人说,根据最新统计,中国已经建成343个省、市两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对1.5万多家重点污染源实施了自动监控。应用物联网理念创新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已成为中国现阶段巩固污染减排成果的有效手段。

据了解,环境保护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将由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承担建设,中心以开展相关领域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基于物联网技术,建立完整的工业污染源监控技术创新体系及构建工业污染源监控的系统集成和工程化验证平台为目标,提供各行业工业污染源监控技术的环保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

新闻链接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环保物联网技术将各类污染源信息和环境信息实时采集,建立统一的智能海量数据资源中心,进行数据挖掘、模型建立,为环保部门污染源监控、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生态保护和环境执法服务;为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评价等提供数据服务;为不同行业的污染控制技术的提升提供服务。

[微言] 违法排污无所遁形

有句话说,科技改变生活。现在,先进科技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也使环境管理变得更轻松、更透明。其中,物联网作为一次新的产业浪潮引领技术已在我国环境监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我国环境监测,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超标排污、生态环境质量恶化问题开始凸显。为达到“测得准、传得快、搞得清、管得好”的总体目标,一些地方尝试在排污口安装流量计、“黑匣子”,并尝试了联网监控。在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一些地方环保部门逐步开展本辖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并应用到环境监督、执法管理工作中。

随着2009年中国环境一号A、B卫星的在轨交付使用,由环境卫星(宏观)、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区域流域)、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微观)3个空间尺度监控构成的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控体系初具雏形。

在信息时代,谁掌握了移动信息化,谁就拥有了未来。在“违法成本低”的体制难题尚未真正解决、环境执法人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企业的违法手段越来越“高明”。魔高一尺,必须道高一丈,才能以正压邪。物联网的应用无疑为我们增加了一个有效手段。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能突破环境管理的时间和地域限制,还能较大限度保障环境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增强环境执法能力。

责任编辑: 市场部